熱門關鍵詞: 碳纖維手機殼 碳纖維手機套 凱夫拉手機殼 凱芙拉手機殼
很長一段時間,從廣播內所聽的廣告宣傳語都是:某某品牌車型重裝上陣。這不是寶馬——這個長期以來不遺余力,追求運動駕控極致的品牌,顯然更希望把輕量化、無負擔的純粹性能更直接地交到我們手中。
寶馬M3路試
copyright 123456
坦白的說,今天的寶馬M3雙門轎跑車碳纖維車頂版和普通版M3試駕車幾乎沒有太多的變化。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把車頂的金屬鋼板換成了碳纖維硬頂;其次,這是一輛只跑過不到1000km的新車,輕易便可發揮出更為顯著的性能。由于車頂的變化,這臺寶馬M3的重量比普通版輕了5kg,而它的售價卻為此增加了5000RMB。遺憾之處則是為了性能,你不得不自動放棄那個可以享受日光天窗。而我認為,有了335i敞篷版和Z4的存在,M3完全沒必要用安逸展現自己的價值,BMW M藍盒子賦予它的精神是固化在血液和精神中的——走向輕量化的更高境界,碳纖維材質是M生存的新標準。現在,也隨之出現一個關鍵問題,對于頭頂上減輕的10斤重量,到底能否立竿見影。或者說,能否讓我直接感受到樂趣?
真材實料可不是為了耍酷
內容來自123456
在寶馬 M家族中,我始終認為M3有著最為標準的運動身材,它更直接地散發著極致運動的氣息。其實,作為一款真正的高性能轎跑車,M3身上大大小小的進氣口也不是都有實際作用,比如發動機蓋上的兩個進氣口只有一個是真的,另一個則是為了保持對稱而設計的裝飾物。但這種點綴,不僅有效地欺騙了你的眼睛,更能有效地欺騙你的駕駛欲望。但這次的車頂可絕不是假招式,它如同前保險杠兩側給制動盤降溫的巨大的進氣開口,功效是真實存在的。碳纖維材質替換的作用是減輕上方的重量,讓車體重心下沉。
123,123
試車中
本文來自123
黑色的車頂確實讓M3擁有更接近性能改裝車的勢頭,迎合自身已經變得不再低調的空氣動力學套件和外擴的18寸灰色亞光合金輪轂,賽車的味道愈發濃烈。尤其是當車身顏色為淺色調時,雙色搭配形成的視覺反差更為強烈。僅瞟上一眼,便會有一種砰然而出的駕馭激情。如果這種誘惑力起初只是來源于視覺上的,可當你走進車頂仔細觀察并觸摸后,感官上會直接反映出“貨真價實”的感慨。當然,這種誘惑力也讓你毫不猶豫地拉開車門,坐進去期待轟然而動的時刻。
123456
內飾 123456
在內飾方面,碳纖維車頂版本的M3沒有任何改變,顏色與以往不盡相同。不過,從內飾的顏色選裝方面,更為突出M的個性化特質,我們可以根據自身喜好進行挑選、搭配不同的內飾配色。在中控區域以及車門內側的個別部位,同樣可以找到類似碳纖維材質的裝飾板材。但這些部分經過仔細辨認后,會判定為仿制品的類別。設計師為了迎合車頂設計,通過顏色達到了內外風格統一的基調。盡管如此,它對于我們還是有著莫大的吸引力,這也許是每一款M3的魅力。當帶有電動側翼的運動型座椅將我牢牢固定在車內,眼前最高轉速9000r/min的刻度標識,一切觸及到的細節都在慫恿著你去釋放對它的駕駛欲望。
動機 123,123
逃離市區才是真理 123456
以往測試M3,通常習慣會選擇盡可能地避開京城的高峰期,我深深知道那種煎熬無論是對人還是對車都是一種痛苦。此次隨著試駕的車隊出行,顯然選擇權并不在手,對于眼前的擁堵更是無能為力。M3所搭載的4.0L V8自然吸氣高轉速發動機在緩慢爬行的車流里毫無用武之地, 309kW/8300r/min的最大功率以及400Nm/3900r/min的最大扭矩被深深壓抑在車頭機艙內。 123456
為了讓自己多一些呵護,我將7檔雙離合變速器只推進D檔模式下,又通過Drivelogic系統將延遲度降低至最低級,此時變速器響應明顯提升,動力輸出也最為平順——我想盡辦法擺脫這臺性能機器在換檔過程中的震動和前后搖擺。在這種模式下,變速器不經意間檔位便可自動升到7檔,而轉速也能在時速100km/h時維持在2500r/min,以達到節油的目的。
123,123
借助選檔桿上的Drivelogic控制開關,我可以隨意改變換檔風格,以適應不同的路況和自己的駕駛風格。這也是M3提供給我的僅有的一點擁堵關懷。
123,123
20km之后車隊擺脫了束縛駛入高速,將Drivelogic換檔響應調到最高級別,此時發動機轉速要拉到接近紅線才會被迫晉升檔位。需要超車或全油門加速時變速器甚至會連降3-4檔以輸出到最大扭矩。直接的講,Drivelogic系統的最高級是最暴力、最直接的。變速器對動力釋放變得毫無保留,只要我需要它便會幫助我一起壓榨出更多。 copyright 123456
山路駕控,M帶你High
123456
蜿蜒山道上,手動撥片才能獲得更大的樂趣。每一個檔位變化由我主觀控制,Drivelogic系統不會再進行干預。如果想要徹底釋放M3的性能,就需要進入i-drive操作系統,M drive模式通過對發動機動力響應、懸架系統支撐力、變速器換檔時機、轉向系統以及DSC動態穩定系統進行不同的個性設定。至于性能發揮到何等限度,完全依靠個人駕駛技術和掌控力決定。 本文來自123
方向盤上的M按鍵像是一個喚醒靈魂的啟動開關,它能直接幫你一口氣打開所有你需要的預訂設置,野獸也由此蘇醒。其實,在7前速DCT雙離合變速器邊上,還有一個直接激活發動機的Power模式按鍵,其實也就是直接切換到“運動模式”,啟用之后,此時M3的V8發動機和DCT雙離合器表現出強大的占有欲,它奮力地輸出征服眼前的道路,甚至在彎角處,時不時的冒出一股蠻力恐嚇住駕駛者。而在Power模式按鍵邊上,還有一個按鍵式DSC開關,面對山間彎道這更像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,如此惜命的我更不會冒然關閉它。而此時M3運動狀態,已經讓我覺得很High了。 123,123
當我逐一攻破無數個彎道將M3飛駛到山頂時,眼前的景色不由讓心情頓然平靜了很多。坐在山道護欄上享受著這片美景,也開始試問自己:碳纖維車頂帶來的感受真的直接嗎?我想這個結果在我身上是否定的,因為無論是碳纖維車頂的M3還是普通版M3,我的能力無法觸及到它們的極限,它們所表現出的性能是無法替代的。所以,至于這個疑問,我也要等待某位高手的解答了。 內容來自123456
編輯觀點
123456
我們無法用數據衡量車頂的改進到底讓M3變強了多少。但可以肯定,輕量化改進是所有性能車型的生存之道,M做的也只是幫助它在這條路上逐步完善著。至于所增加的5000元費用,這顯然不在購買者的考慮范疇,他們需要的同樣是性能。 內容來自123456
車款 BMW M3碳纖維版
長×寬×高(mm) 4615×1804×1424
內容來自123456
軸距(mm) 2761 copyright 123456
整備質量(kg) 1670
發動機排量(mL) 3999
內容來自123456
最大功率(kW/r/min) 309/8300
123,123
最大扭矩(Nm/r/min) 400/3900 本文來自123
變速器 7檔雙離合變速器(DCT) copyright 123456
懸架系統(前/后)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/多連桿式鋁制整體后橋 copyright 123456
制動系統(前/后) 通風盤/通風盤 123,123
輪胎(前/后) 245/40 R18,265/40 R18 內容來自123456